跳到主要内容

四、 集經部

七四、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三卷。大藏第十七册(九三五—九六三)。唐· 至相寺沙門智嚴譯。

諸經要集四十二部,凡菩薩行門總六十六條。

  • 一、 象腋經 三行。
  • 二、 説妙法決定業障經 三行。
  • 三、 維摩詰所問經 二行。
  • 四、 方廣如來藏經 二行。
  • 五、 勝義諦品經 二行。
  • 六、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四行。
  • 七、 華嚴經入法界品 一行。
  • 八、 寶髻所問經 一行。
  • 九、 演法師品經 二行。
  • 一○、 決定毘尼經 二行。
  • 一一、 徧清浄毘尼經 二行。
  • 一二、 海慧菩薩所説經 八行。
  • 一三、 戯樂嚴經 一行。
  • 一四、 善巧方便經 一行。
  • 一五、 勝積經 一行。
  • 一六、 如來藏經 一行。
  • 一七、 金光上勝毘尼經 一行。
  • 一八、 降伏魔經 一行。
  • 一九、 富婁那所問經 一行。
  • 二○、 寶童夫人所問經 一行。
  • 二一、 寶積經 一行。
  • 二二、 虚空藏菩薩所問經 一行。
  • 二三、 如來境界經 一行。
  • 二四、 阿闍世品經 一行。
  • 二五、 離垢菩薩所問經 一行。
  • 二六、 文殊師利菩薩解義經 一行。
  • 二七、 光明徧照品經 一行。
  • 二八、 出生菩提經 一行。
  • 二九、 寶聚經 一行。
  • 三○、 那羅延品經 一行。
  • 三一、 集一切功德經 一行。
  • 三二、 密嚴經 一行。
  • 三三、 梵刹經 一行。
  • 三四、 一切諸佛所念經 一行。
  • 三五、 法集經 二行。
  • 三六、 阿差耶末所問經 一行。
  • 三七、 集會品經 一行。
  • 三八、 郁伽長者所問經 一行。
  • 三九、 殊勝具戒經 二行。
  • 四○、 解深密經 一行。
  • 四一、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一行。
  • 四二、 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 三行。

若欲偏尋當條之行,請依此次第披撿經文。

七五、 佛説菩薩内習六波羅密經

一卷,一千多字。大藏第十七册(七一四)。後漢· 沙門嚴佛調譯。

嚴佛調,臨淮郡人。綺年颕悟,敏而好學;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通譯經典,見重於時。以靈帝中平五年(一八八),於洛陽譯經五部,今僅存此一部。

此經説内習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浄——爲六波羅密,能制六根。

經云:空空之空,故曰泥洹。於有而無所有故爲有;於無而不無是爲無;於得而無所得是爲得。

七六、 出曜經

三十卷。大藏第四册(六○九—七七六)。姚秦· 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僧叡序:出曜經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此一千章,立爲三十三品(藏中作三十四品),名曰法句。録其本起,繫而爲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

無常品第一 欲品第二 愛品第三 無放逸品第四 放逸品第五 念品第六 戒品第七 學品第八 誹謗品第九 行品第十 信品第十一 沙門品第十二 道品第十三 利養品第十四 忿怒品第十五 惟念品第十六 雜品第十七 水品第十八 華品第十九 馬喻品第二十 恚品第二十一 如來品第二十二 聞品第二十三 我品第二十四 廣演品第二十五 親品第二十六 泥洹品第二十七 觀品第二十八 惡行品第二十九 雙要品第三十 樂品第三十一 心意品第三十二 沙門品第三十三 梵志品第三十四

兩沙門品:前明沙門行,後明比丘事,非重出也。

七七、 法集要頌經

四卷。大藏第四册(七七七—七九九)。尊者法救集。宋· 天竺沙門天息災譯。

即出曜經三十三品法偈。

有爲品第一 愛欲品第二 食品第三 放逸品第四 愛樂品第五 持戒品第六 善行品第七 語言品第八 業品第九 正信品第十 沙門品第十一 正道品第十二 利養品第十三 怨家品第十四 憶念品第十五 清浄品第十六 水喻品第十七 華喻品第十八 馬喻品第十九 瞋恚品第二十 如來品第二十一 多聞品第二十二 己身品第二十三 廣説品第二十四 善友品第二十五 圓寂品第二十六 觀察品第二十七 罪障品第二十八 相應品第二十九 (缺第三十品目)護心品第三十一 苾芻品第三十二 梵志品第三十三

七八、 法句譬喻經

四卷。大藏第四册(五七五—六○九)。西晉· 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共三十九品。大意與出曜經同,而次第不同,且少有解釋。

無常品第一 教學品第二 護戒品第二(原本連兩個第二) 多聞品第三 篤信品第四 戒慎品第五 惟念品第六 慈仁品第七 言語品第八 雙要品第九 放逸品第十 心意品第十一 華香品第十二 愚闇品第十三 明哲品第十四 羅漢品第十五 述千品第十六 惡行品第十七 刀杖品第十八 喻老耄品第十九 愛身品第二十 世俗品第二十一 述佛品第二十二 安寧品第二十三 好喜品第二十四 忿怒品第二十五 塵垢品第二十六 奉持品第二十七 道行品第二十八 廣衍品第二十九 地獄品第三十 象品第三十一 愛欲品第三十二 利養品第三十三 沙門品第三十四 梵志品第三十五 泥洹品第三十六 生死品第三十七 道利品第三十八 吉祥品第三十九

七九、 法句經

二卷。大藏第四册(五五九—五七五)。尊者法救撰。吴· 天竺沙門維祇難(此云障碍),以孫權黄武三年(二二四),於武昌郡,共竺律炎譯。

即法句譬喻經中三十九品法句,凡七百五十二偈。

八○、 佛説法集名數經

一卷,二五三○字。大藏第十七册(六六○—六六二)。宋· 天竺沙門施護譯。

集佛所説出世間法及世間法之名數:三寶,三乘,七最上供——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囘向。十八空,四無量,四攝法,五通,四諦,五藴,出世五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十二緣生,三十七道品,四法種——正利、正文、正智、正識,六念,四法印——一切行無常、苦、法無我、涅槃寂静,十善,四根本煩惱——貪、瞋、痴、慢,五見,四漏,三解脱,八有色——四大、四塵,二無色—空、識,八解脱,九部法,十二頭陀,十地,十降伏——命、心、受用、法、生、神通、解脱、願、業、智,菩薩十力,如來十力,四知,五貪妬——法、利養、住、善、名聞,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輪王七寶,世間八法——八風,三世,四刼數,四世,二法,四生,五濁,四魔,六趣,八寒獄,八熱獄,四大洲,二鐵圍,七金山,七海,六欲天,色界十七天,皆列名而已,並無解釋。

八一、 惟日雜難經

一卷,六千多字。大藏第十七册(六○五—六○九)。吴· 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大意説如來二乘功德差别。文甚古拙難讀。

八二、 三慧經

一卷。大藏第十七册(七○一—七○五)。失譯人名,附梁録。

雜集經論中種種因緣法義。

八三、 分别業報略經

一卷。三千餘字。大藏同上(四四六—四五○)。劉宋· 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大勇菩薩撰。以五言偈,説六趣善惡因果。

八四、 十不善業道經

一卷,四二四字。大藏同上(四五七)。馬鳴菩薩集。宋· 西夏沙門日稱等譯。

此十不善業道,體性是罪。若樂求佛道者,遠離彼過,當如是知。

八五、 佛説六道伽陀經

一卷。大藏第十七册(四五二—四五五)。宋· 天竺沙門法天譯。

以五言偈頌明六道因果受報事。

八六、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一卷,二千餘字。大藏第三十二册(七七三—七七五)。宋· 天竺沙門天息災譯。

以偈頌説供佛施僧福報。前七言偈,後五言偈。

八七、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一卷,二千餘字。大藏同上(七八八—七九○)。宋· 天竺沙門天息災譯。

以偈頌、譬喻,勸人修善、斷惡。七言偈。偈云:

    世間未曾有一物     不被無常破壞空     唯有無爲寂静德     經刼凝然得常住

八八、 迦葉仙人説醫女人經

一卷。大藏同上(七八七)。宋· 天竺沙門法賢譯。説女人懷孕保養法。

八九、 五門禪經要用法

一卷,一萬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三二五—三三二)。大禪師佛陀密多撰。劉宋· 罽賓沙門曇摩密多譯。

標云:一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觀緣,五念佛。釋不次第。

九○、 坐禪三昧經

二卷,二萬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六九—二八五)。姚秦·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㈠ 治婬欲法門,㈡ 治瞋恚法門,㈢ 治愚痴法門,㈣ 治思覺法門,㈤ 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法門。

次明四禪、四空、四等、五通法。次明四念止法。次明大乘念佛等法。

九一、 禪法要解

二卷,萬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八六—二九七)。姚秦·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初明不浄觀。次明浄觀。次明除五蓋;修初禪、二三四禪。次明修四無量心。次明修四空定。次明修四諦觀。

初習其門,則有十事:心專正,質直,慚愧,不放逸,遠離,少欲,知足,心不繫著,不樂世樂,忍辱。

次明修四如意足。次明修五神通法。

九二、 禪要經

一卷,一千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三七)。失譯人名,在後漢録。

即前不浄觀一章别出。

九三、 達摩多羅禪經

二卷。大藏第十五册(三○○—三二五)。東晉· 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 修行勝道退分第二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第三 修行勝道住分第四 修行方便升進分第五 修行勝道升進分第六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決定分第七 修行方便道勝道決定分第八 修行方便道不浄觀退分第九 修行方便道不浄觀住分第十 修行方便道不浄觀升進分第十一 修行方便道不浄觀決定分第十二 修行觀界第十三

——以上皆五言頌。

修行四無量三昧第十四 修行觀陰第十五

修行觀入第十六 外六入如賊,内六入如空聚。亦説内外入爲此彼岸。

修行觀十二因緣第十七

——已上皆長文。

序云:今之所譯,出自達摩多羅與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禪訓之宗。搜集經要,勸發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詳略之異。

【案】 是時,羅什三藏所譯之“坐禪三昧經”,稱“關中禪經”;此本稱爲“廬山禪經”,爲南地修禪觀者之寶典云。

九四、 佛説内身觀章句經

一卷,一千多字。大藏第十五册(二三九)。失譯。頌説内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浄。

九五、 法觀經

一卷,二千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四○—二四二)。西晉· 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明數息、觀身等法。——文甚拙澀。

九六、 菩薩訶色欲法經

一卷,三○六字。大藏同上(二八六)。姚秦·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鎖、重患、衰禍。捨之復念,如出獄思入等。凡夫爲色僕,棄之,如破枷鎖等。女人言蜜心毒,如龍淵、獅窟,不可近。敗國亂家,滅人慧明,如高羅、密網等。智者知而遠之,不受其害;惡而穢之,不受其惑。

九七、 思惟略要法

一卷,四千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九七—三○○)。姚秦·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先明形疾輕微,心病沉重。次明四無量觀法,白骨觀法,觀佛三昧法,法身觀法,十方諸佛觀法,觀無量壽佛法,諸法實相觀法,法華三昧觀法。

九八、 小道地經

一卷,一五四六字。大藏第十五册(二三六—二三七)。後漢· 西域沙門支曜譯。

説道人求寂及求向佛道法。

九九、 修行道地經

七卷,三十品,七萬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一八一—二三○)。天竺沙門衆護造。西晉· 三藏竺法護譯。

集散品第一 五陰本品第二 五陰相品第三 分别五陰品第四 五陰成敗品第五 慈品第六 除恐怖品第七 分别相品第八 勸意品第九 離顛倒品第十 曉了食品第十一 伏勝諸根品第十二 忍辱品第十三 棄加惡品第十四 天眼見終始品第十五 天耳品第十六 念往世品第十七 知人心念品第十八 地獄品第十九 勸悦品第二十 行空品第二十一 神足品第二十二 數息品第二十三 觀品第二十四 學地品第二十五 無學地品第二十六 無學品第二十七 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 緣覺品第二十九 菩薩品第三十

知津云:後三品,並用法華意旨。

一○○、 道地經

一卷,七千餘字。大藏第十五册(二三○—二三六)。天竺三藏僧伽羅刹(衆護)造。後漢· 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散種章第一 知五陰慧章第二 隨應相具章第三 五陰分别現止章第四 五種成敗章第五 神足行章第六 五十五觀章第七

從修行道地經略出。——文難句讀。

修行道地經,天竺衆護菩薩造。衆護,即僧伽羅刹。别有“僧伽羅刹所集經”(見後),苻秦僧伽跋澄譯。彼經有道安法師序(原書不著作序者姓名,以高僧傳證序中語,知其出安公手也—原注),言羅刹有修行道地經,此土已譯,故知兩書同出一人也。(僧伽跋澄即衆現,法護即曇摩羅刹;故知僧伽義譯爲衆,羅刹義譯爲護也—原注)。安序稱:“羅刹須賴國人,佛去世後七百年生。……遊教諸國,至犍陀越土,甄陀罽貳王師焉。”甄陀罽貳即迦腻色迦,實結集大毘婆沙之人。(結集在佛滅後六百年,羅刹生七百年,而爲色迦師,兩説必有一誤—原注)。須賴國在莫醯河之東。自亞歷山大入寇以來,此地即爲印歐交通孔道,受希臘文化影響最深;又爲耆那教最盛行之地,羅刹生長其間,實極可注意之一事也。

本書特色,在言生理與心理相關:實前此佛藏所未曾有。彼言“五陰成敗之變”,全用醫學之見解(卷一)。其言人當受精處胎之始,色受想行識五陰,次第繼起,五種生理現象,與五種心理活動俱行,謂初入胎時,身意二根同時並得。所論極爲精密。又言胎兒每經若干日,胎體之某部分若何發展;其言雖不逮今世科學之完整,但確非僅恃冥想虚構者。又言人身中有八十種蟲,一一擧其名;則與今所發明,尤相近矣。其言修行之法,亦多用生理的説明。中有一段,擧髮爲例,云:“髮從四生:㈠ 曰因緣,㈡ 曰塵勞,㈢ 曰愛欲,㈣ 曰飲食。髮衆緣合,我適有一。髮墮在地,設投於火,若捐在厠,以足蹈之,於身無患;在於頭上,亦無所益。”(卷五)。全書引喻、大率類是。故其修行最重數息,言其法甚詳(卷六)。故知羅刹之宗教觀,實建設於生理學上也。

此書出護公之手,譯筆美妙,能助人懸解,實初學一善本也。有前後序各一篇,不著撰人名氏。後序記傳譯因緣,謂罽賓文士竺候征賷此本至敦煌;法護口宣,法乘、法寶筆受;以太康五年(二八四)二月訖。凡二十七品,分爲六卷。書來自罽賓,殆説一切有部所傳也。

——以上録梁啓超先生“讀修行道地經”。

【案】 大藏中無後序,但校他本,將序文注於校録中。序云“二十七品,分爲六卷,向六萬言”,今藏中一至六卷足二十七品,第七卷第二十八至三十品,知津謂“用法華意旨”者,梁公所讀,或是别本,而未見此第七卷乎?

一○一、雜譬喻經

一卷,萬餘字。大藏第四册(五二二—五三一)。比丘道略集。

共有三十九緣喻:

  • 一、 雀離寺羅漢,將一沙彌入城,沙彌於菩薩道三進三退,羅漢三與擔衣鉢、令在前行事。

所以爾者:發菩薩心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就羅漢故也。

  • 二、 聖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 經云:

菩薩雖雜塵垢,但能發大意者,必爲諸佛所念,天龍鬼神皆興敬愛。

  • 三、 兄弟二人共爲沙門喻 兄修慧不修福,證羅漢而衣食不充;弟修福不修慧,做香象而身掛瓔珞。
  • 四、 伎兒做種種伎喻 伎兒作樂乞富者牛,長者令作樂滿一歲;伎兒連作三日夜不休,長者厭聽,牽牛與之。喻行道者不以刼數爲遠,精勤彌篤,報至彌疾,不必皆經爾數刼也。
  • 五、 比丘被擯喻 行者應自修,不應恃豪勢。
  • 六、 目連與弟子下耆闍崛山喻 沙彌多要師七枚豆,致感餓鬼身,吞七枚熱鐵丸;喻不修般若罪重五逆。
  • 七、 喜根喻 喜根説實相深法,謗者墮落,後亦得度。喻謗般若者,今雖有損,後得大益。
  • 八、 木師畫師喻 此二相誑。後來出家。
  • 九、 迦葉本生因緣事。
  • 一○、 兄好禪弟好多聞喻 但恃多聞,後致墮落。
  • 一一、 羅云珠喻 舍利弗弟子名。因奪辟支佛食,感餓鬼報等。
  • 一二、 龍升天喻 龍降大雨,而天、人、餓鬼所見各殊;此明衆形無定質,隨罪福所感不同。
  • 一三、 於僧浄地大行喻 唯知彰人之罪,不知自毁其行。
  • 一四、 與貴人蹋唾喻 喻論議須待出口,然後難之。
  • 一五、 佛與弟子入舍衞城乞食喻 有定無慧,難免墮落。
  • 一六、 醫師治王病喻 喻修福後生得好報。
  • 一七、 惡雨喻 喻佛隨順衆生説法。
  • 一八、 阿修羅因緣喻 供辟支佛,得高大身。
  • 一九、 王子入山喻 衆經各有所爲,不可責於一經。
  • 二○、 鹿林喻 即鹿苑菩薩鹿王事。
  • 二一、 尸利求多喻 佛記生男,六師害之。
  • 二二、 從婆羅門乞食喻 喻人不能玄解義味。
  • 二三、 田舍人喻 熱馬屎治鞭瘡。
  • 二四、 咒龍喻 菩薩度生出苦。
  • 二五、 石當道喻 喻菩薩得道之速。
  • 二六、 蛇頭尾共諍喻
  • 二七、 捕鳥師喻 結使塵垢是魔羅網。
  • 二八、 五百力士爲沙門喻 不應但求人天果報。
  • 二九、 三堅要喻 施受俗福,後仍墮落。
  • 三○、 賣酪自存喻 深知後世,勤行惠施。
  • 三一、 五百價客入海求寶喻 念佛脱難。
  • 三二、 刼盡燒因緣喻 佛坐蓮花上説法。
  • 三三、 貴人爲比丘尼因緣喻 佛制比丘尼不得獨住獨行——人貪尼色,尼挖眼與之,因制。
  • 三四、 草木皆可爲藥喻
  • 三五、 屠兒喻 但識宿命,非通、非明。
  • 三六、 王好布施喻 菩薩因地捨國捨身。
  • 三七、龍藏水喻 施與般若合,少施得大報。
  • 三八、 聖王得輪寶因緣喻 輪王得輪寶。
  • 三九、 梵王長壽喻

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中間,明二種賊,喻隨喜福。應是四十緣喻。

——大藏作三十七。此經係閲頻伽藏,自分段,故爲三十九耳(以下諸譬喻經亦然)。

一○二、 衆經撰雜譬喻

二卷,萬餘字。大藏第四册(五三一—五四二)。比丘道略集。姚秦·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一、 尸毘王捨身救鴿。
  • 二、 空舍遇二鬼,實語遭拔手足,另一鬼以死屍手足補之,因悟無我,出家得道。
  • 三、 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則皆失;如德瓶。欲求臨終不亂,先調心馬令直。
  • 四、 修福種德,惟在至心;貧施福逾國王。
  • 五、 以 牛乳喻須隨多少布施。説“阿難毒蛇”事。
  • 六、 船破遭難,爲持戒故,木板獻上座。
  • 七、 囚犯逃走,狂象追逐。——井藤喻。
  • 八、 佛度慳貪長者,説五大施。
  • 九、 沙彌貪龍食色墮落事。
  • 一○、 天人報盡當墮猪中,皈依三寶得轉人身。
  • 一一、 持華向佛,被牛觝殺,得生天上。
  • 一二、 長者子臨終念佛生天,感化其父母。
  • 一三、 説阿難多聞往因。食金剛小鳥,喻解深義功德
  • 一四、 説目連往昔不孝遭報。
  • 一五、 阿耆達王墮蛇事。
  • 一六、 志心作福,功不唐捐。
  • 一七、 同前經一。
  • 一八、 同前經三。
  • 一九、 同前經五。
  • 二○、 同前經六。
  • 二一、 同前經二一。
  • 二二、 同前經二四。
  • 二三、 同前經二七。
  • 二四、 同前經三一。
  • 二五、 同前經三五。
  • 二六、 以得珠之難,喻成佛之不易。
  • 二七、 入海採寶食醉果喻。
  • 二八、 師子依道人,轉生得道。
  • 二九、 作福咒願有効。亦是師不教徒有報。
  • 三○、 人不相諫,致墮蟒中。
  • 三一、 佛度五百盲人事。
  • 三二、 養四大無益,依三寶得度。
  • 三三、 佛滅後百年,一優婆塞持不殺戒感化國王。
  • 三四、 佛世一優婆夷求四子,一子得滿願。
  • 三五、 求不死家火,咒子令活——世間無不死之人
  • 三六、 大婦小婦怨懟如此,佛法解之令得解脱。
  • 三七、 佛度人蟒。
  • 三八、 鳥聞經被射生天。臨終心不亂,不墮惡道。
  • 三九、 佛度健飲酒老人。
  • 四○、 香供養之報——育王時事。
  • 四一、 父子求金喻。
  • 四二、 佛往昔爲帝釋,迦葉爲梵天,共化度人持皈戒事。
  • 四三、 迦葉佛時,王第七女,先事梵志後事佛,梵志妬害之,女人皈佛,梵志亦得道。